摘要:压缩规划面积,由“一园四片”调减为“一园三片”,优化产业布局,由“一园多产”调整为“一主两副”。刚刚经历完“减肥瘦身”的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,开始站在新的起跑线上——紧扣“创新驱动,提档升级,打造集群”总基调蓄势发力,走上了建设省级高新技术...
压缩规划面积,由“一园四片”调减为“一园三片”,优化产业布局,由“一园多产”调整为“一主两副”。刚刚经历完“减肥瘦身”的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,开始站在新的起跑线上——紧扣“创新驱动,提档升级,打造集群”总基调蓄势发力,走上了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征途。
2003年组建的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,于2006年入列省级重点工业园区,成为通海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、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阵地。
截至2018年,园区入驻企业97户,从业人员超过8100人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.21亿元,同比增长14.4%,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.15亿元,同比增长9%,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.64亿元。
历经16年的建设与发展,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开始进入了瓶颈期,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趋突显。
发展规划不统一,导致开发建设矛盾日趋突显。空间布局过多过散,导致基础配套和集中治污难度增大。专业化园区发展滞后,导致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,特色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。负债率持续攀升,导致融资能力下降,开发进度缓慢。体制机制不顺,服务体系不完善,导致发展后劲不足。
步入发展新时代,面对机遇与挑战,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亟待破解瓶颈制约,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。
随着全市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展开,通海五金特色工业园区紧扣“两型三化”发展要求,以构建绿色发展体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“举刀内切”“减肥瘦身”。园区规划面积调减至19.22平方公里,园区内部空间结构由“一园四片”调减为“一园三片”。
在此基础上,坚持明确定位、打造集群、突出特色的原则,确立了在核心区里山片区集中布局装备制造及新材料,辅以生物资源加工和彩印包装;在杨广片区集中布局冷链物流;在曲陀片区集中布局仓储物流的“1+2”产业布局。
“减肥瘦身”后的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依托其拥有20户高新技术企业、57户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,建成7个省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,高新技术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超过51%的创新发展资源优势,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掀开“聚力强体”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站上新起点,围绕新坐标,通海五金特色产业园区立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要求,完成园区实体化改革方案编制,于今年启动涉及领导体制、机构设置、人员编制、管理权限、审批权限、人事制度、分配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。
立足“多规合一”要求,完成园区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、城乡建设、土地利用、生态环境保护、林地保护利用等规划协调统一。立足创新融资模式,启动包括600亩土地收储、园区道路以及中小企业创业园在内的投资额2.3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
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构建迭代产业体系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。以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为突破口,发挥通海县手工业小微企业聚集优势,打造集项目孵化、小微培育为一体的“双创”基地,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。
以推动云南云霖金属制品工贸有限公司直缝焊管等15个项目建设为重点,依托钢铁、机电龙头企业,引进培育配合产业,推动产业链延伸,打造以五金机电、农业机械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。
以杨广智慧农业小镇建设为支撑,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区建设,构建集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物流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集群。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、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平台建设、促进创新人才队伍引进培育为抓手,推动现有存量产能加快提档升级步伐。(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)
编辑:王德有